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国内的现状与发展
发布时间:2021-10-08
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国内的现状与发展
1.1 U型HDPE管内衬修复法
U型HDPE管内衬修复法是将HDPE管折叠成U型,缩径后穿入原管道中,然后再用热蒸汽或空气使其恢复圆形,内衬管和原管道紧贴形成复合结构管。由于内衬HDPE管是无极性高分子有机塑料管,是一种新型材料,性能存在不确定性,非金属材料强度较低,容易老化(如快速裂纹、慢速裂纹)、脱落等;材质监控较难,对于辅料以及再生料添加等难以监督检验;如果不达标的材质容易污染水质。该技术属于微开挖施工,对管道上方的交通、道路、构筑物等具有一定的影响,被广泛用于燃气、石油化工管道等的修复。
工程施工中,U型HDPE管内衬修复法具有施工速度快、一次修复距离长等特点,可适用于大曲率半径的弯管(不大于15°弯头)穿插修复。但施工中遇支管或大弯头必须开挖、旧管道变形或结构性破坏时施工难度大、只适用于圆形管道的修复,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。为了突破发展限制,必须打破传统思维,不应仅局限于单一修复技术进行施工。在工程中,可与其他非开挖修复技术结合以共同完成管道的修复。如,在旧管道支管和弯头不便开挖时,可采用涂敷内衬法或原位固化法完成该段施工,也可采用“取直”或“改造”的方法对原管线进行预处理,避开施工障碍,减小施工难度。不过,这对施工企业的综合施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同时可能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。
1.2 原位固化法(CIPP)
原位固化法,是以浸透树脂的纤维增强软管或编织软管作为管道的内衬材料,通过加热加压使其固化,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薄壁管。管道修复后表面光滑、连续,管道断面几乎没有损失,水流动性大大提高,同时避免了管道泄漏造成的损害。CIPP法修复管道时,通常采用翻转法和拉入法施工。从国外旧管修复情况来看,由于这项技术适应性强,质量可靠,利用检查井作业,可以做到一揪土不动,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开挖,已在排污管道上得到的广泛的应用。
国内,CIPP修复技术起步较晚,在管道修复工程中尚未广泛应用,工程规模一般较小。目前,国内有能力实施CIPP修复技术的专业公司也较少,管丽环境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、上海阿思列夫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等。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总结完善,其在国内管道修复市场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,工程量和工程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。CIPP法可用于不大于90°弯头和有变形部位的管道修复,以及非圆形断面管道修复,克服了“U型HDPE管内衬修复法”在较大弯头、管道变形、非圆形断面下无法施工的不足,具有较强的工程环境适应性。但该技术施工工艺相对复杂,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相对较多,需要特殊的施工设备,对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要求较高;施工过程中,可能相伴与聚酯树脂而存在苯乙烯,影响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。为克服CIPP技术在施工中的不利因素,保证施工质量,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安全健康,我们还从工艺改进和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突破,以利于该技术的长期发展应用。